5月15日至17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20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英语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副校长高协平出席论坛。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西方学术理论的迅速发展,西方学术理论通过不同途径对我国学界尤其是中西文化交融与渗透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必要对中国现有的各种理论进行梳理,从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路径。与会专家分别就“有意味形式的翻译研究”、“翻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性”、“从翻译研究到翻译学”、“翻译研究的文章学视角”、“文学翻译批评的操作程序与方法”、“popper的科学观与语言学研究”、“矛盾修辞法的张力、成因及其认知消解”等主题举办了学术讲座,进行了学术交流。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认为,新形势下在学术方面有三个值得注意的表现,即人文精神的回归、中国意识的觉醒和对实践问题的关注。面对新形势,潘文国建议大力加强时代意识、危机意识、问题意识和主体意识。
高协平在会上指出,会议的召开对于拓宽研究人员的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激励学术创新,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外语学科的更快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会议的召开为学者们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搭建了学术研究的桥梁与纽带。
我校历来重视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外国语学院相继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等一系列“国字号”的质量工程项目。
此次高层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
(《湘潭大学报》记者 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