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学术年会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中科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曹镛教授,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教授,副校长黄云清,以及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出席。
黄云清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指出,会议的举行对于进一步繁荣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浓郁实验室的学术氛围,加快实验室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会报告会上,曹镛院士、田禾院士、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卓良分别作了“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的进展——材料与器件”、“敏化太阳电池的染料分子工程”、“轨道交通用新型弹性体材料与应用进展”、“海利集团的现状与未来”的报告。会议还举行了7场分会报告,对新型树枝状大分子药物载体的合成与表征、聚合物模板法制备电极材料、功能聚多肽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立项建设,2011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5年来,该实验室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宗旨,围绕农药绿色化、环境友好化学反应、高效化学电源,以及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4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在湍流分散体系中流体颗粒的破裂和聚并动力学、环己酮肟贝克曼多级重排反应技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发光器件、高分子液晶设计合成与超分子构筑、锂离子电池和动力电池、高分子合成与环境调控自组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c-h活化和c-c生成反应化学、理论与计算化学在低维材料体系中的应用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湘潭大学报》记者 刘建湘 学生记者 周彩丽)